请输入关键字
天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卫生健康领域扎实实践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时间:2024.03.04

《中国卫生》杂志2月刊刊登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栩冬署名文章。



2023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天津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加快推进健康天津建设,以实际行动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水西院区等全面开诊。启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三年行动,具有天津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六大中心”急救体系不断完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成5个市级医学中心、9个区域医疗中心和9个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探索建立与天津实际相契合的分级诊疗机制,构建完善的胸痛救治网络体系。

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动组建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医疗机构建立公共卫生科,将公共卫生职能履行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和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体系。

积极推动健康天津行动。深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建成市级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和肌肉骨骼健康指导中心。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全市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10万、5‰和6‰以下。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基于《天津市中医药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组织编制“3+12”中医药政策体系,以顶层设计引领中医药发展。

主动服务中心大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选派专业技术骨干进驻雄安新区安新县医疗卫生机构帮扶,健全京津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

2024年是天津市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将聚焦强龙头、打基础、抓重点、谋长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卫生健康领域扎实实践。

强龙头,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抓住机构改革契机,推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向治理型机关转型,发挥牵头抓总作用。

打基础,支撑卫生健康事业稳中求进。聚焦老龄社会和超大城市特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扩大医疗资源承载空间体量;强化学科发展规划,扩大优质医学学科容量;完善应急体系布局,扩大医疗应急处置能力载量。优化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体系,培养战略型领军人才,开发高素质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引进各层次专业人才。提升医学学科发展能力,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促进学科、团队、项目、产出联动发展。

抓重点,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3+2+1”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明确三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发挥专科医院对专病防治的引领作用,探索紧密型医联体适宜运行机制,优化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公立医院科学管理,深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持续加强医疗要素管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优质高效中医服务体系,开展中医便民惠民活动。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推动疾控体系改革落地落实,强化重大新发传染病发现控制,强化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探索基层慢性病多病共管新模式。

谋长远,以新时代健康理念引领卫生健康工作。践行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理念,优先做好老年人、妇女、儿童、职业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完善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探索健康元素融入托育服务。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