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全球首发!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牵头启动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
来源: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 时间:2025.08.25

图片

重磅消息!

我国在脑机接口医疗应用领域

再添突破

由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大学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牵头

联合国内多家顶尖医疗机构

正式启动全球首个

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

图片



8月24日,由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牵头,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聚焦解决脑积水精准诊疗这一国际性难题,共同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该项目以脑积水精准诊疗为切口,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这一全新领域,未来将推动拓展至更多医疗应用场景,为下一步神经重症精准诊疗提供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图片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先夺,天津大学副校长、脑机海河实验室主任明东,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以及来自中国信通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航空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深圳德力凯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天开燧世(天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瑙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恒新启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等脑机交互领域学术界、产业界的各位专家同仁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天津大学医学部医学院副院长赵晶晶主持。

图片

刘先夺在致辞中表示,神经重症脑疾病是我国乃至全球人口健康领域正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和未来30年,是脑疾病诊治研究的历史关键窗口期。天津是脑机接口领域的国际学术高地,天津大学在脑机接口相关领域,学科齐全、基础雄厚、优势突出,形成了从原理到技术、从软件到硬件、从科学到工程的完整技术链条。希望各与会单位瞄准重点疾病和患病人群的重大需求,迈出我国神经医学领域向智能化、精准化诊疗的关键一步,推动脑科学前沿研究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和效能,不断向医学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图片

明东表示,天津作为我国脑机接口研究的核心重镇,集聚了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成果与系列产品,此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这一全新领域。他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至今,给予我们对未来医疗与科技融合的深度思考。当前,我们正处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最为关键、最具活力、最富创新的重要阶段,期待这项技术未来拓展至更多医疗应用场景,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真正成为有用、有意义的突破性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彰显科技创新的力量。

图片

葛乐指出,自1988年建院以来,环湖医院不断创新探索神经专科医院发展的“环湖经验”,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相关学科深度融合。依托天津大学深厚的医工融合优势,医院与团队密切合作,院校作为双中心携手获批天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脑机海河实验室核心临床基地、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试验病区等多个创新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多项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期待未来在神经重症脑机接口领域拓展合作新范式,让更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摆脱病痛困扰,推动神经科学领域不断突破认知边界。

图片

随后,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刘秀云代表团队,发布了“神工-神篙”“神工-无量”“神工-神调”等重症脑机接口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并展示了基于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脑机接口技术,以及围绕脑积水“监测-诊断-治疗-调控”所研发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刘秀云表示,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国产脑机接口编解码芯片及采集芯片,开发了高分辨可穿戴脑电采集设备,完整闭环“端-边-云”三位一体脑机智能平台;在多模监测方面,开发了颅内压、脑氧及全身多部位氧合同步监测设备,助力神经重症实时监测。基于脑机接口联合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技术,将传统脑积水诊断时间从2至3天缩短到30分钟,同时准确率大幅提升,大大减轻医务人员临床负担及医疗支出。同时,团队还展示了前期开发的“神工-神关”脑电采集与事件相关电位系统,成功应用于脑功能和神经状态评估;“神工-神调”多模态闭环迷走神经调控系统,实现精准个性化调控。

天津市环湖医院颅脑创伤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国斌带领团队,深度参与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特别是在推进无创颅内压监测、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研究两大核心方向。依托医院丰富的急性脑损伤病例资源,团队牵头完成患者筛选、临床数据供给等工作,并从患者诊疗需求出发,与天津大学刘秀云教授团队共同研讨技术应用设想,明确临床痛点与突破方向。张国斌主任表示,为深化医工协同,医院一方面支持天津大学学生来院开展脑电采集研究,另一方面选派团队成员赴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师从刘秀云教授攻读博士,实现技术与临床认知的双向赋能。双方合作不仅是验证科学理论设想,更致力于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从科研走向成果转化,让前沿技术真正落地临床,为神经重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同时,天津市环湖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蒲珂主任团队与刘秀云教授团队合作,结合脑脊液动力学建模,无需造影,实时评估患儿脑脊液流动情况,继而推断脑积水类型。帮助医生在更短时间内优化治疗方案,给孩子更多希望。

活动现场,由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编写的《2025 EVD液压耦合颅内压监测管理共识》《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测多媒体图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组织编写的新书《神经重症调控》正式发布。在学术交流环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航空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及天津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脑机接口创新发展洞察、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作主题报告,以突破性的技术阐述,为脑积水治疗带来新启发。

上一条
下一条